6月11日下午,学校2021年招生宣传工作动员会暨新高考政策培训会在文彰楼报告厅召开。校长蒋军成,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招生宣传员参加会议,学工处负责人主持会议。
戴国洪指出,过去的一年,学校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开展了“有温度”、“有深度”、“有精度”、“有广度”的招生宣传,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总体平稳、顺利完成。今年,是江苏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录取模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招生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将传统的“院校+专业”的志愿填报方式改为“院校专业组”的形式,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大大增强,专业间的生源竞争加剧。二是学生自主选科考试使得进入同一专业的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变大,高校各专业的生源结构和生源质量都可能因此而发生变化。三是高校自主设定选科目和学生自主选科中自由度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大了新高考改革后专业人才选拔的不确定性。面对高考综合改革新形势,专业已走向台前接受社会考验,在招生录取中对吸引考生报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对标一流,持续改进,形成“专业强、生源优”的循环上升格局。他强调,新形势下专业或专业组的吸引力直接决定了招生工作成效,二级学院招生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要以生源质量提升为宗旨,以专业宣传为主体,构建全年、全员、全方位的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体系,实现学校专业招生争先进位;二是各二级学院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审时度势,积极出实招、出准招,变挑战为机遇,加强与各片区教育主管部门、重点中学的联系;三是要更加突出对学科和专业的宣传,讲活常大“学科”好故事,传播常大“专业”强声音。
蒋军成就做好今年招生宣传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把握形势到位,认识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由过去的“院校+专业”变为“院校专业组+专业”的形式,更加突显了“专业为王”的变革导向,以往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将变成校内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相近专业之间的“短兵相接”,这对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校上下要达成全员参与招生宣传的思想共识,把招生宣传工作作为支撑学校高质发展的基础工程来看待,把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谋划。二是政策解读到位,确保招生宣传工作的严肃性。招生宣传是一项政策性极强、涉及面广的对外工作。招生宣传人员不但对学校的总体情况、办学条件、专业设置等要烂熟于心,对各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要全面了解,详细掌握。要精准掌握学校招生的个性化政策,即要了解、熟悉、研究透彻学校的专业组别设置、选测科目要求等,只有如此,才能赢得考生和家长的信赖,才能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咨询和报考指导,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考生报考学校。今年是新高考改革的元年,希望大家在学懂弄通新的高考政策上下足功夫,尽快成为新政策的权威“解说员”。三是协同联动到位,提升招生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招生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整体统筹,建立健全“校、院、片区”相结合的招生宣传模式,形成全员参与招生宣传的生动局面,切实提升招生宣传工作的实效。学院要切实发挥招生宣传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认识到新高考改革对学院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本单位招生宣传工作方案,最大限度调动学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懂政策、精业务、讲奉献、善推广的招生宣传“劲旅奇兵”,讲好学院专业、学科的故事。 片区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原有的中学、区域、校友等友好关系维护好、优势资源利用好,为招生宣传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会上,招生办公室、海外教育学院及华罗庚学院部门负责人分别就2021年招生政策作详细解读。
校长蒋军成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讲话
学工处负责人主持会议
海外教育学院负责人解读政策
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解读政策
招办负责人解读新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