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度”与“时”,在思政引领力上做“功”
基于物理学公式:W= F·V·t(功=力×速度×时间)隐喻框架,结合辅导员工作特性,将其重构为W(思政成效,即“功”)=F(思政引领力,即“力”)×V(多维效度,即“度”)×t(持续积累,即“时”)。
牢记育人初心,思想引领有强“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长期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原则持续组织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坚守育才使命,生涯指导有精“度”。推进数智赋能学业指导,建立学业数据库,绘制成长画像图,实现“一人一策”精准指导。强化就业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需要、社会发展之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聚焦身心健康,关爱学生有温“度”。陪伴是最有力的支持,共情是最好的陪伴,通过心理档案动态追踪,将危机干预转化为日常浸润,用“我观察到”“我感受到”等沟通方式让关爱的温度自然流淌,当“你理解我”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时,才真正有意义、有力量。
以“功”为纲,以“力”为基,以“度”为要,以“时”为轴,辅导员要把握历史主动与历史耐心的辩证统一,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最终实现“育人育己,双向奔赴”。(商学院供稿)